校历
要 闻 云大首页 > 要 闻 > 正文

【人民网】云南大学校长方精云院士:百年云大 永葆初心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25日  []

这曾是一所群星荟萃、大师云集的大学。

秉承“会泽百家、至公天下”的精神,在20世纪四十年代,熊庆来、冯友兰、陈省身、胡小石、蒋梦麟、方国瑜、钱穆、刘文典、吴文藻、费孝通、华罗庚、楚图南等200多位知名教授在此任教。

这是一所时刻与时代同频、心系国家和社会的大学。

云南大学呈贡校区航拍。云南大学供图

在抗战的烽火硝烟中,学校师生以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把学术研究与改造社会的实践相结合,开拓了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等社会科学学科的中国化道路,形成了对后世学界影响深远的“魁阁精神”,培育了该校传承至今的“学术报国”传统。

在反内战运动中,闻一多曾在此发表了他的“最后一次讲演”;全校师生积极参与爱国民主运动,这所大学成为当时西南的“民主堡垒”。

这更是一所被党和国家寄予厚望的大学。

2017年,它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它聚焦一流学科、一流师资队伍、一流人才培养、一流科学研究、一流贡献、一流治理,推动学校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这所大学,便是云南大学。

云南大学前身为东陆大学,始建于1922年,1923年正式开学,1934年改为省立云南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云南大学。经过百年发展,云南大学以加快建设立足祖国西南边疆、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综合性、国际性、研究型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走出了一条边疆民族地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特色发展之路。

云南大学校长方精云院士。云南大学供图

百年初心,薪火相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云南大学将如何赓续传统,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中再续荣光?在云南大学刚刚庆祝完百年生日之际,人民网就相关问题专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云南大学校长方精云。以下为采访内容:

问:梳理云南大学的百年历史可以发现,云南大学的百年校史,也是一部云南边疆高等教育的发展史、“学术报国”精神的传承史,请您简要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方精云:20世纪上半期,中国内忧外患,百废待兴。为发展边疆实业,振兴文治,一批有识之士怀着教育救国、振兴边疆的抱负,依托云南区位和资源优势,募集经费开办东陆大学,并聘请中外名师,严格学生培养,筚路蓝缕,艰苦创业,不断推动学校建设发展。

东陆大学开创了当时的云南社会新风。学校邀请国内外名师、学者来访,鼓励学生留学深造,资助第一届毕业生赴杭州、北京等地考察。并且开放女禁,招收女生,推行男女平等。同时,马克思主义思想在该时期也传入学校,东陆大学成为研究西方文化和传播进步思想较早的西南高校。

熊庆来担任云南大学校长期间,通过礼聘、揽聘及破格提拔的方式,聘请诸多国内外知名教授任教。一时间,云南大学云集了胡小石、吴文藻、费孝通、崔之兰、冯景兰等200余位知名教授,成为继西南联大之后又一名师汇集之地。

国立云南大学时期,正值抗日战争水深火热之际,以费孝通、陶云逵、方国瑜、白寿彝、李炽昌等为代表的云大教授,怀抱救国与建国热忱,或考据史料,或深入云南农村,或实际参与地方工矿农企业调查,或投身滇缅公路建设,为打破日军全面封锁、建设云南贡献力量。同时,师生以教育救国为己任,在烽火硝烟中将部分院、系搬迁到昆明周边及外地继续授课,于艰苦卓绝的环境中产生了一批影响深远的科研成果。同时,在中共云南地方组织的领导及影响下,师生们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参与领导爱国民主运动,成为西南的“民主堡垒”。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高等院校进行调整,云南大学一些重要而有特色的系科,如航空、土木、法律、铁道等划出并入到其他高校,工、医、农科先后独立建校,为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校抢抓机遇,实施“211工程”,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大幅度提升,逐步走出一条边疆民族地区高水平大学建设发展之路。

21世纪以来,学校着力推动研究解决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承担重大科研项目能力、科研保障能力、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2003年,云南大学成为在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多年空缺后获奖的高校。

近年来,通过推进科研管理改革,云南大学在边疆治理、地缘政治、周边外交、区域国别研究、古生物研究、生态与环境、生命科学与生物医药等领域形成了独特优势和云大品牌,取得一批重大成果,实现若干重要突破,高质量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云南大学牵头组织实施了中国乡村大调查项目(云南),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国际问题研究、高原湖泊污染防治、国际河流研究、多年生稻技术研发、根结线虫生防技术、生物医药研发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乡村振兴、云南“三个定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云南大学百年校庆创新论坛活动现场。云南大学供图

问:百年云大底蕴深厚、贡献卓著,特别是入选“双一流”大学以来,云南大学迈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截至目前,云南大学建立了哪些具有全国和世界影响力的学科,取得了哪些重要的成果?

方精云:“双一流”建设以来,云南大学着力体现学校的“三性”: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不可替代性、科学研究在若干领域的前沿创新性、对国家战略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性,努力推动学校走向卓越。

截至目前,云大的民族学、生态学、统计学学科处于全国前列;生物学、政治学等学科优势特色凸显;中国史、工商管理、理论经济学、化学等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地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物理学、社会学等基础学科整体水平实现了提升;着力培育的区域国别学科具有显著的特色;ESI全球前1%学科增至6个。

学校先后主持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6项。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惠特克杰出生态学家奖、国际青年古生物学家“Hodson Award”奖等多项大奖。

2017年以来,在人文社科领域,学校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46项,排名居全国高校前10名,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29项;在自然科学领域,学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74项,国家重大重点项目60项(含基金委重大重点项目38项、科技部及其他部委重大重点项目22项)。

云南大学东陆校区会泽院 。云南大学供图

问:您曾提到过:一流学科建设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内容。那么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云南大学是如何推进一流学科建设的?

方精云:这些年,我们基于自身的优势特色和发展定位,确立了学校的学科建设思路和学科格局,即:“以文理科为优势见长,以新工科和医科为新增长点,以特色应用学科为优先领域,稳步发展数理化文史哲等重要基础学科”,简言之,就是“巩固文理,发展工医,夯实基础,强化应用”。为什么要制定这样的学科发展思路和布局?我简要作一些分析。

首先,云大是以文理为主的学校,这是学校发展的显著优势。这一点社会有目共睹,在此就不多说了。

第二,新工科和医科是云大未来发展的重点,要加快培育。新工科与传统工科不同,不需要很多的厂房、车间和工人。2021年,云大成立了现代工学院,这将是发展新工科的重要抓手。现代工学院下设先进材料、信息与智能工程、生物医药工程、食品工程、环境与生态修复技术、旅游文创规划与设计6个系,着力对接云南产业发展及其人才需求。在医科建设方面,2021年,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划归云大,生命科学与医药学部揭牌成立,重建了医学院并成功申办临床医学本科专业,推动并争取国家神经疾病区域医疗中心落地昆明;2023年,药学院也正式挂牌并获批本科专业,这些将推动生命科学与医药学科的融合发展。

第三,要稳步发展重要基础学科。云大要办成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基础学科,要稳步投入和支持。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中,学校除了要继续建设好民族学、生态学、统计学这3个处于全国前列的一流学科之外,还将继续重点发展生物学、天文学、政治学,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史、地理学、化学、理论经济学等学科。

第四,优先发展特色应用学科和交叉学科。特色应用学科是体现云大特色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服务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截至目前,云大整合资源,先后组建高原湖泊研究院、生物多样性研究院、资源植物研究院、南亚东南亚国际关系研究院、碳中和创新中心等科研机构。同时,组建生命科学与医药学部和民族与边疆学部等跨院系机构,推动多学科交叉,以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和云南经济社会发展。

云南大学东陆校区银杏道秋景。云南大学供图

问:云南大学在百年发展过程中,取得了诸多卓越成就,这是与学校独特的办学治校经验分不开的,请您分享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方精云:建校百年来,云大风雨兼程,砥砺前行,全面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承续与创新、国际学术文化交流等职能,取得辉煌成就,出色完成了服务社会和发展自己的双重任务,为云南进步、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人类福祉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云大积淀和凝聚了独具特色的大学精神,云大人把这种精神提炼为“会泽百家、至公天下”。“会泽百家”意指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百家争鸣、融合创新;“至公天下”意在以天下为公,求“公在天下”。这是大学精神在教育观念、办学思路、发展目标、教学理念、治校之道中的体现,形成云南大学精神文化的一大特色,走出了一条边疆民族地区建设一流大学的特色发展之路。

2017年以来,在党和国家的关心厚爱下,云大成功入选国家首批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学校实现历史性突破、历史性跨越,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聚焦内涵建设,统筹“部省合建”和新一轮“双一流”建设,进一步明确了办学定位和办学思路,开阔办学视野,办学声誉持续提高,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主要形成了5个方面的办学治校经验:

首先,我们坚持立德树人,致力建设卓越的人才培养体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教学、科研“双导向”思路,以建设“一流学科”“一流专业”为突破口,构建学校、学院、教师、学生和社会共同参与的“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格局和联动机制。

第二,我们坚持人才强校,不拘一格,延揽人才。着重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努力构建“近悦远来”的人才环境。出台“东陆人才计划”“青年培优计划”等人才制度,探索职员职级制,健全完善教师职称职务晋升晋级机制。持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引育并举,实现国家级高层次人才成倍增长,自主培育院士实现“零”的突破,在民族学、生态学、统计学、生物学、政治学与边疆问题研究、天文学等多个领域形成人才高地。

第三,我们坚持内涵发展,发挥云南资源和区位优势,着力打造特色优势学科。“双一流”建设以来,我们统筹建设一流学科、基础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出台系列创新性举措,努力打造生物与医药领域学科航母、着力建设新工科和新文科,构建独具云大特色的优势学科体系,为学校内涵发展和“双一流”建设提供强劲支撑。

第四,我们坚持服务荣校,以服务为导向,推进重大研究创新。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为导向,建设覆盖南亚、东南亚、西亚、非洲国家和地区的较为完备的区域与国别研究体系;以服务云南发展为己任,积极发挥人才优势,积极参与阳宗海、滇池、抚仙湖等高原湖泊保护治理,根结线虫生防技术、多年生稻技术实现规模化推广应用,生物医药研发取得重要进展,积极推进云南植被志研编和中国乡村社会大调查。系列标志性成果直接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交出了无愧历史、不负人民的时代答卷。

第五,我们坚持改革兴校,勇于直面问题和短板,加快构建现代大学治理体系。成立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制定改革任务清单,围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校园建设等方面,重点开展学科特区建设、学生综合评价和奖助体系改革、“放管服”改革、大部制改革,完成《云南大学章程》修订。成立校务工作咨询小组,认真听取师生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建议,服务科学民主决策。着力完善制度体系建设,先后修订和完善学校规章制度200余项,制度和文化管理得到加强,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总的来说,我认为,一所卓越的大学,只有把自己的使命担当与国家的前途命运以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有发展的根基、存在的价值和前进的磅礴力量,才能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去并得到健康永续发展,这也是云大系列办学治校经验措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云南大学呈贡校区夜景航拍。云南大学供图

问:我们注意到,您曾多次提到人才对学校发展的重要作用。请您介绍一下,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云南大学在引才、用好才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方精云:纵观云大跌宕起伏的百年历程,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结论:人才状况决定了学校的兴衰。

从历史看,云大第一个辉煌时期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熊庆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那时候云大大师云集、群星荟萃,比如文科的胡小石、冯友兰、楚图南、蒋梦麟、方国瑜、刘文典、钱穆、吴文藻、费孝通等,理科的何鲁、王士魁、陈省身、彭桓武、华罗庚等。正是由于这些大师们的存在,才成就了云大历史上的辉煌。

从近年情况看,在“211工程”时期的1998—2005年,学校先后引进了陈景、侯先光、张克勤、何大明4位教授,正是通过他们,学校开辟了4个特色方向,形成了高原湖泊治理、古生物学、微生物学、国际河流等特色优势的学科领域,建成了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古生物研究院、国际河流研究院等重要平台。他们的成果有力支撑了云大“211工程”建设、入选国家“双一流”等。

以上事例说明,一个重要人才及其团队的存在,就可以建立和引领一个学科方向,甚至形成一个学科,可见人才的重要性。为加强人才工作,近年来我们主要开展了如下工作:

一是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思路,进一步解放思想,实施全职聘用、非全职聘用、短期聘用、兼职聘用等多元化的引才用才机制。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逐步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研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体系。考虑学科领域的差异,探索差异化引才用才和人才评价标准,如面向新工科领域(现代工学院),我们不把文章作为评价他们的主要标准,而是以技术、产品、方法、成果转化等,作为引才用才和评价的判断标准。

二是聚焦重点学科引人育人。重点围绕建设6个一流学科(民族学、生态学、生物学、政治学、天文学、统计学)、服务云南高质量发展的急需学科领域(新工科、新医科等),在全球范围吸引人才。

三是加大青年人才培育。正在实施和研究实施3个层面的青年人才培育计划,拿出坚决举措,加大力度培养优秀的青年学术带头人;在“东陆人才计划”基础上,针对35岁以下的优秀青年人才,实施“培优计划”;实施青年学者“伙伴计划”,与国内外杰出学者结对子;推动国内外研修计划。

四是打造学科人才高地。围绕特色优势学科领域和服务云南高质量发展的急需领域,打造创新团队。目前学校确定了生命科学、生物医药、生态环境保护、古生物、天文学、民族学、政治学、区域国别研究、周边外交与跨境安全等9大重点领域,力争建成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学科人才高地和学术创新高地。

五是构建“近悦远来”人才环境。落实教育评价改革要求,着力破除“五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分类评价职称职务晋升晋级评价机制,推行职员职级制;逐步实现校外引进人才与校内培养人才并轨发展。

六是建好服务保障体系。切实解决好人才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形成思想上重视、感情上尊重、工作上包容、政策上激励、生活上关心、管理上服务的良好氛围,充分激发人才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值得一提的是,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双一流”建设以来,云大通过着力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实现了高层次人才的成倍增长。先后引进了刘晓为、杨崇林、张建、陈大华、徐星等一批年富力强、活跃在学术一线的著名学者;引进和培养的国家级各类人才(院士、长江、杰青、优青、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万人)达到75人,杰青由3名增至18名,长江学者由3名增至17名;在生命科学与生物医药领域形成高水平的人才群体;形成民族学、生态学、生物学、政治学与边疆问题研究、天文学、统计学等学科人才高地,为云大“双一流”建设和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云南高质量发展储备了一批高层次人才。

云南大学百年校庆无人机表演现场。云南大学供图

问: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过程中,云南大学将如何发挥“学术报国”传统,服务国家和社会?

方精云: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是 “双一流”建设的重中之重,是事关云大新一轮“双一流”建设能否成功、为云大长远发展奠定重要基础的大事。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方案的编制和实施过程中,云大将聚焦国家发展需求、云南发展需要,在新时代续写“学术报国”的新篇章。

一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在重要基础研究领域取得若干重大突破。在这个方面,我们组织和布局推动高原山地生态环境重大问题、天文与天体物理、重大生命现象及重大疾病机理、重要生物演化过程及其机制等自然科学领域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研究,以及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重大理论问题研究,力争取得原创性的重大理论突破。

二是面向国家和云南重大需求,在若干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及重大实践问题攻关。在这个方面,我们聚焦高原湖泊保护治理、先进材料与人工智能、跨境河流生态安全、乡村振兴、周边外交、边疆治理等方面,开展系统性研究。

三是面向经济主战场,加强高质量科技供给。在这个方面,我们组织布局生防农药、多年生稻技术、云南特色资源植物(包括烟草、茶、咖啡等)、《云南植被志》研编与植被资源保护利用等重要研发任务。

四是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强化生物医药研发及医疗诊断能力提升。在这个方面,我们重点布局医学临床诊疗、植物药提取及成果转化、生物靶向药物研发、疫苗研发、重大传染病精准诊断与防治、云南地区眼底疾病防治、医学影像信息学技术等重点任务。

五是重点建设一批重大科研平台,提升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包括推进资源环境生态领域的全国重点实验室、云南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国家神经疾病区域医疗中心、国家高端智库、文科实验室、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申报建设;面向西南及南亚东南亚防灾减灾筹建“季风与气候研究所”,面向 “卡脖子”技术研发筹建“中国西南分布式先进光源”等。

云南大学百年校庆无人机表演现场。云南大学供图

问:在新一轮“双一流”大学建设基础上,经过5—10年的发展,未来,您期望中的云南大学是什么样子?

方精云:云大能够成为“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固然因为有较好的基础,特别是深厚的历史底蕴。但更主要的原因是中央和教育部对云大的支持和关爱,是省委、省政府的全力支持。实话实说,国内比云大实力强的学校还有很多。所以说,云大要准确、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抓住“双一流”大学的建设机遇,发奋图强,不辜负国家、社会和全省人民的期待。

我理想中云大5年、10年后的样子应该是:有更加清晰的办学思路和实现路径,有一大批高水平、兢兢业业工作在科研教学一线的优秀教师,有报国理想、勤奋学习、充满活力的同学,有勤恳敬业、体面工作、富有主人翁精神的管理服务人员,有服务国家战略和云南高质量发展的强力支撑能力,有充满朝气、风清气正的校园文化,有体现公平公正、高效务实的治理体系。

原文链接:http://yn.people.com.cn/n2/2023/0425/c372450-40391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