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黎,钻研进取,科研不辍。作为年轻的一代中国科学家,她首次破解了“我国小熊猫身份之谜”“怒江境内探寻中国金丝猴新种群”“揭秘金丝猴属物种适应高原环境的秘密”,荣获“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如同艾思奇在追求哲学真理的道路上永不止步,于黎在求真求实的科研道路上奋力前行,取得了一项项科研成果,在科研领域上频频出彩。
2016年,云南大学于黎研究员课题组、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张亚平院士课题组、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陈勇斌课题组、芝加哥大学吴仲义教授课题组和北京基因组所强强联合,对金丝猴属物种的高海拔环境适应遗传机制开展研究。
“金丝猴所有物种均被列为红色物种名录濒危物种。”云南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于黎说,其中滇金丝猴是除人类外生存环境海拔最高的灵长类动物,目前仅存于我国滇藏交界的4000米左右的高寒森林中。“研究金丝猴属物种可以为研究动物对高海拔环境适应性的进化遗传提供很好的动物模型,筛选出高原适应基因靶点,未来对人类高原适应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为什么只有云南4000米高海拔地区分布有金丝猴?为什么金丝猴能生存在一个缺氧、强紫外线的环境?金丝猴到底是通过什么样的遗传基础适应生存环境?
“回归科学的本质:求真求实。”于黎解释到,做科研就是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一层层拨开科学问题,一步步接近科学真理。
2016年,于黎课题组首先利用二代测序平台对滇西金丝猴测序,并与其他哺乳动物的比较基因组分析。“在滇金丝猴、怒江金丝猴和川金丝猴三个高海拔金丝猴物种中发现6个基因中的8个共有氨基酸替换,与肺功能、DNA 修复和血管生成相关。”于黎解释说,这6个基因中,CDT1 基因与 DNA 修复相关,有助于金丝猴在高海拔环境中对紫外线的抵抗;可能增强 RNASE4 基因的血管生成能力,有助于金丝猴适应高海拔环境等。
5年的科研努力,于黎课题组终于破解金丝猴适应高海拔环境背后的基因奥秘,揭示了其适应高海拔环境的遗传机制,该项研究成果成功发表在《自然—遗传学》封面上。
“此次研究包括种上和群体的基因组序列分析、转录组和功能实验,发现了与金丝猴物种适应高海拔环境相关的遗传机制;并以非人灵长类为研究模型,为高海拔适应这一复杂性状提供一个新的和更全面的揭示。”于黎讲到。
于黎说,作为年轻的一代,要传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科学精神和开放独立思想。“导师是我科研路上的领路人,不仅让我对生物研究产生兴趣和热爱,导师的科研精神更是时刻影响并传递给我。现在自己也作为一名导师,通过平时的言传身教传递科研本身的求真求实,把科研精神传递给学生,将其渗透并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这也是至关重要的。”
“百年科研精神就是这样一棒接着一棒传递至今。”于黎说,“我们要学习、传承百年前科学家的爱国报国精神、淡泊名利的态度以及冒险精神,虽然已过百年,但五四精神同样适用于现代,有些可能是现在更缺少、更需要被提及和传承的。”
为了更好研究和保护濒危物种金丝猴,追求极致的科研工作,2016年于黎毅然决然辞去了云南大学生命与科学院副院长一职。“人的精力有限,无法同时做好两件事情。”于黎说,想一心一意把科研工作搞好,想一辈子都在科研路上探索,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