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双一流

奋进双一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奋进双一流 -> 正文

理念引领 改革创新 铸魂育人 建设新时代一流本科教育——云南大学本科人才培养巡礼

日期:2022-12-01

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学校本科人才培养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中央、教育部、省委省政府重大工作部署,按照《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要求,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统领教育改革发展,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主题,以教育的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本,以本科教育为根,统筹实施《云南大学一流大学建设方案》《云南大学一流本科教育建设方案》《云南大学深化学分制改革方案》,深入践行“协同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理念,人才培养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坚持立德树人,培育兴滇报国一流人才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云南大学以面向南亚东南亚综合性、国际性、研究型一流大学为办学定位,致力于培养具有批判精神、独立思考能力、高度社会责任感、跨学科知识和国际视野的一流人才。紧紧把握云南“三个定位”,将民族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和地处边疆并毗邻南亚东南亚的“三大优势”转化为学科优势,继而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按照“加强基础,提升特色,发展应用,培育新兴”的思路,优化专业布局,对接国家地缘政治与外交、区域生态安全与修复等重点领域,面向南亚东南亚高端信息服务、大健康、新材料等重点产业,进一步提升边疆治理、区域国别研究、生态文明等人才服务能力,形成特色人才培养品牌。

二、倡行四育引领,推动本科教育范式革命

近年来,云南大学紧紧把握高等教育趋势,重点围绕学生思维、认知和学习能力培养,提出“四个育人”理念:突出思维能力训练导向,通过学术反哺、导学自修,推动科研育人;突出学生自主学习和应用能力提升导向,通过内外协作、致知力行,推动实践育人;突出校地校企校际共同育人导向,通过资源共享、深度合作,推动协同育人;突出学生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导向,通过教学相长、精神共涵,推动文化育人。新的办学理念推动了新一轮教育范式革命,与国家“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同向同行,释放出鲜明的办学活力。

三、实施融合教育,促进本科人才全面发展

近年来,云南大学主动适应时代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五个融合”,实现从“教”到“育”的转变,在全国高等教育改革中展露出独特的个性。

教书与育人相融合,以“理解中国育人计划”为抓手,构建大思政教育体系,在全省率先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全面修订教学大纲,把“课程思政”落实到每人每课,将思政教育贯彻人才培养全过程。

科研与教学相融合,以教材和课程建设为抓手,不断转化最新科研成果,及时更新教材和课程内容,始终跟上知识前沿,着力将学生引进科学的殿堂;实施“研究计划”,设置2学分,吸纳学生参与科研,拓宽视野。

教师与学生相融合,以本科生导师制为抓手,配备新生导师,指导学科认知、生涯规划和思想成长;配备“专业导师”,指导专业发展、科学研究、创业就业和升学深造等。通过课题参与、社会调研、学术论坛等形式,构建师生学术共同体,促进学生专业成长。

学科与专业相融合,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抓手,实行“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夯实学科基础;建立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体系,打造人才培养特区;建立跨学科培养体系,以“课堂+田野+技术+语言”四维育人模式为试点,探索学校特色的“四新”教育;以“非通用语+”为试点,探索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

学校与社会相融合,以协同育人为抓手,聚合优质资源,拓展一流人才培养空间。走开放办学之路,加强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合作;走联合培养之路,复旦大学、中科院等20多家单位开展14个本科专业人才联合培养,开设10个“卓越班”、7个“菁英班”,探索“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协同育人模式;实施“校外名师讲学计划”,提升课程教学水平。

此外,学校以能力提升为导向,强化实验、实训、实习等专业技能培养,提升写作、阅读、信息技术等通用技能。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构建“教育-参与-培育-孵化”四阶提升体系。使第一、二课堂紧密衔接,实施“体育美育技能学习计划”,丰富实践类美育、体育课程,建设劳动实践基地,通专结合开展劳动教育,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打造卓越教学,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能力

深化学分制改革。使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课程、学业进程;开展学业警示,同时加大优秀学生奖励力度,将综合素质测评中的学习成绩占比从60%提高到80%;实施学习帮扶计划,关注每一位学生成长成才。

实施“一流专业质量提升计划”。开展专业对标建设,整合优质资源,强化专业内涵,贯彻“四新”理念,推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建立“师资、课程、教材、测试、就业”五位一体的专业建设体系。

推进“课程育英工程”。建设以民族团结、生态文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明互鉴为核心的通识教育品牌课程、以通用技能教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为核心的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建设5类9个系列课程380门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一流示范课程,消除“水课”,树立“金课”。

推动“课堂革命”。推行“小班化、研究型、翻转式、混合式”的教学模式,50人以下小班教学占比达85%;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增强课堂教学的探究性、实践性、互动性。实行分级分类教学、教考分离模式,推行“非标准化”考试,实施“过程性”评价改革,让教师好好教,学生好好学。

五、丰获育人成效,彰显一流大学建设风范

2017年、2022年学校连续两轮入选“双一流”大学,入选全国“三全育人”试点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生物科学专业入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2.0计划。入选“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专业47个,省级一流专业21个,覆盖学校82%的专业,为全省之首;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课程11门、省级42门,入选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获批“国家民族教育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编写3部马工程教材,3部教材获全国优秀教材,1人获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多类型、多层面的本科教学内涵建设,有力提升了人才培养能力。

近五年来,学生每年参与研究计划项目达1500项,大创项目立项国家级271项、省级846项;各类学科竞赛参与率达85%以上。建设399个实习基地,获批生物学西双版纳野外实习国家级基地,民族学、天文学、统计学等全国暑期学校已成品牌,“云大启迪K栈”成为云南创业孵化典范。学生每年参加“互联网+”大赛项目近2000项,达12800余人次,获全国金奖3项,不少项目得到中央领导批示,培养出何永群、朱邦瑞等一大批边疆双创生力军,10余名毕业生获“青年创业省长奖”。创新创业学院入选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名单。“理解中国”连续三次获得教育部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项目立项,近50个子项目超3000人深入云南所有州市开展社会观察和调研服务,催生成果500项,服务地方经济超10项。原创话剧《魁阁时代》入选云南省首批社科普及创新示范项目,首次以艺术形态传播学科史。

学校本科人才培养将牢牢把握新时代对高校的新要求,按照国家“双一流”建设总体部署,抓住云南省大力发展重点产业契机,主动服务国家、云南省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的重大需求,深入贯彻实施“三全育人”,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建设,积极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格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